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农产品价格改革:市场逐步放开

2018-06-15

作者:


  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原有的收储制度弊端逐渐显现,需要实行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通过市场价格信号引导生产,调节供求。
  农产品价格迎来改革。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农业部针对下一步农产品价格改革方向,国家已确定对不同品种实行差别化支持政策。对于稻谷和小麦两个口粮品种将继续坚持最低收购价,而对于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籽等品种,通过市场价格信号引导生产,调节供求。
  农产品价格关系到国计民生,事实上,作为农业大国,改革开放30年多年来,以市场为主导的农产品价格也在不断改革与深化。
  相关资料显示,我国从缩小农产品价格管理范围、扩大市场调节比重,到全面放开农产品市场和价格,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明显得到发挥。
  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农产品健康发展
  为何对于稻谷和小麦继续实行最低收购价,而对于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籽等农作物发挥市场形成价格机制呢?
  “对于稻谷和小麦继续实行最低收购价,为了保障国家粮食绝对安全。”优品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鲁乐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家所反复强调的粮食安全核心是“口粮安全”,即在粮食中重点保谷物基本自给,稻谷和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品种,因此通过对上述两类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有利于保护农民的利益,调动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有媒体报道称,对于稻谷和小麦这种关乎农民切身利益和居民实际生活,关乎国家粮食安全的农产品。放开农产品价格后,国家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建立了市场化基础上的农产品价格调控体系,涵盖了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农业补贴、进出口调控等措施。
  “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原有的收储制度弊端逐渐显现,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国内农产品价格明显高于国外,农产品价格被严重扭曲;另一方面过去数年积累的库存压力较大,导致目前财政困难。因而,需要逐渐实行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鲁乐表示。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近日对媒体表示,这次调整一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政府也要发挥好的作用。另一个就是针对当前实际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土地收益对农民仍然偏低,进口农产品价格倒挂,国内粮食库存紧张等矛盾。
  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近几年,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震荡,但在上述政策和其他调控措施的综合作用下,国内粮食价格平稳上升,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农产品价格发生严重倒挂。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胡冰川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胡冰川表示,稻谷和小麦实行最低收购价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主要因为库存的原因。东北在大豆和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的基础上,进一步有可能推广到玉米、油菜籽目标价格补贴,从传统的储备为主转向市场价格,这样做在于使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市场价格机制形成当中,尽量减少农产品的政策扭曲作用,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更好地提高流程作用和补贴作用。
  可以说,农产品价格差别化是面对我国农产品客观现状的一种调整。
  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2015年7月10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1480号建议答复中回应:“关于放开主要农作物农产品价格”。明确提到,对于稻谷、小麦两个口粮品种,应继续坚持最低收购价,但要改变价格刚性上调的市场预期,以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弱化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收入”功能,减少农民增收对粮食市场价格上涨的过度依赖,同时统筹运用好价格支持和补贴两个手段,保护农民利益。
  而对于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籽等需求弹性大、产业链条长、国内外市场关联程度高的品种,要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价格信号引导生产,调节供求,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提质降价、提高国际竞争力
  其实,对于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籽这种农产品,通过市场价格引导生产,无疑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农业的健康发展,可是在与国际竞争时,业内不免有着一定的担心。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当前,中国的一些农产品平均价格比进口价大概要高30%。
  胡冰川表示,这种情况主要是农产品的成本升高,是相对效率造成的,也就是说,中国快速的城镇化、工业化和四化同步的过程中,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技术进步率提高了,使得中国所有农产品价格形成当中成本构成在上升,这是相对效率构成的。这同时也属于发展阶段问题。
  胡冰川认为,而对于发达国家像加拿大、美国、巴西等国家,他们既有资源禀赋的优势,也有成本优势。随着进步率的提高,我们会通过规模化和现代化以及技术进步有可能会降低价格,扩大种植规模。
  “对于成本升高,竞争力下降,这是一个历史必然。日本韩国台湾最早在二战以后都出口农产品,然后在快速工业化过程中,农业都成为反补对象。所以根据经验,包括发达国家经验,截至目前为止,根据当前资源禀赋是无解的,而且,从中国的资源禀赋优势来说,我们不一定要完全利用国内的资源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可以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能更好地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的需求,这是一个重要的举措。”胡冰川对记者说。
  鲁乐则有着不同的担心。他表示,我国农产品在参与国际竞争时,主要担心的是出现农产品质量的问题。我国原有的农产品标准侧重于供给总量,总产、单产成为标准体系的价值核心。在此标准体系下,我国农产品的质量普遍不高,一般品种多,名优品种和专用品种少,极少考虑后期加工的要求,且部分农产品甚至还存在食品安全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据记者了解,目前我国仅50%不到的农产品符合国际标准,而美国等发达国家产品达标率超80%。
  鲁乐认为,要想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根本措施在于加强质量的监管,因地制宜,建立新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按照国际化标准进行生产和管理。
  事实上,我国农产品参与国际竞争,既是产品质量的竞争,同时又是价格的竞争,只有价廉物美,性价比高,才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具备较大的竞争优势。
  农产品市场放开已成趋势
  随着农产品价格机制的不断调整,未来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究竟会是什么?
  胡冰川认为,在当前粮食安全新战略下,一方面口粮价格仍然由政府最低收购价来保证政策收购,但是其他农产品市场将会逐步放开,这样会提高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另外,减少财政扭曲。
  胡冰川进一步解释,农产品价格涨跌应是由市场更多地发挥作用,如果一个农产品长期保持稳定的话,未必是一件好事,农产品价格一定区间波动的话,恰恰反映一种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且这种价格信号会引导农业生产逐步优化,这是必然现象。但是,农业有弱质性,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功能互惠,城乡一体的模式。
  鲁乐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未来我国绝大部分农产品的价格将主要依据市场化机制形成,并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而对于稻谷、粮食等核心谷物产品,将继续实施最低收购价格,或实施补贴措施。
  “绝大部分农产品由于并不涉及粮食安全的问题,因此,通过引入市场化机制,将有利于引导生产,实现产销匹配,提高生产效率,而对于事关粮食安全的品类,国家仍将需要继续实施保护措施。”鲁乐告诉记者。
  鲁乐最后对记者说,“对于我国正在推进的农产品目标价格改革,目前已实施的品种为棉花和大豆,未来虽然会逐渐扩大到其他品种,但我们认为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一方面对于前期试点品种和试点地区都会有一个经验总结的过程,另一方面农产品价格改革事关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只有改革条件和基础成熟时,才会逐步拓展改革的产品类别。”
  其实,任何一项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面对不断变化的情况,进行不断地调整改革措施和力度。农产品的价格改革也是一样,未来或许还会有政策和措施出台,但是无论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市场逐步放开应是一种趋势。

相关新闻

03-26

3月22日省科技厅王云岗处长视察

3月22日,陕西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王云岗一行在安康市科技局副局长郑文新、汉滨区政府副区长鲁延勇及市、区科技局有关同志陪同下莅临我公司视察调研科技创新工作。

08-23

汉滨区市场监管局张峰涛局长一行莅临安康康元检查指导

2023年5月12日汉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峰涛带领市场监督局吴波副局长、生产股钱股长、朱清安等一行莅临安康康元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检查企业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情况和企业安全生产情况

08-24

安康市监管局,汉滨区监管局 就第三季度两个责任落实情况莅临安康康元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2023年8月23日,安康市市场监管局,汉滨区市场监管局,就第三季度关于落实食品生产企业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随机抽查莅临:安康康元医药科技有限公司。